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届技能大赛
查看: 3781|回复: 0

2010年版河南教师资格考试学生管理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30 13: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章学生管理概述
1、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
2、学生管理定义:学校管理者通过学校各种组织和方式,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各种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学生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
3、学生管理的特点: 复杂性,全面性、教育性、周期性、沟通性
4、学生管理的目的:以“育人”为目的,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5、学生管理的任务:制定合理的学生管理目标,建立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管理
6、学生管理的作用:稳定性作用(是保证教育、教学工作持续、有效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导向作用
7、学生管理的内容:学生学籍管理、学生的常规管理、学生的德育管理、学生学习的管理
8、学生管理的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激励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教育性原则、规范性原则、程序性原则、社会协调性原则、有效性原则
9、学生常规管理的方法:班级管理法、、自我管理法、思想教育法、行政管理法(权威性、强制性)制度管理法(教育性、科学性、政策性、透明性)
10、如何加强学生的德育管理:(1)加强组织领导(2)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3)提高管理者的素质(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5)改革学生的德育评价制度(6)充分发挥校外资源的影响作用
11、对学生学习进行管理从几个方面开展:(1)要摸清学生的学习情况(2)管理者要建立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档案(3)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动机(4)老师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良好的教学、服务态度,关心、爱护、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加自主学习的活动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对学生学习进行管理的基本要求(1)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3)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
13、团队的特点:①以完成共同目标为主要任务②以成员的相互依存为重要保障③沟通协调是团队动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④团队成员共同担负团队的责任
14、团队的组织形式:问题解决型 、自我管理型、多功能型、虚拟型
15、打造高效团队:①强化共同愿景,提高团队凝聚力②加强沟通,建立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③营造团队文化,增强成员的归属感
第二章班级管理工作与班主任工作
1、班级管理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班级活动环境,班级教育与管理的内容,班级规范
2、班级管理的特点:(1)目的的教育性(2)内容的广泛性(3)对象的不成熟性
3、班级管理的意义与作用(1)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的基础(2)班级管理是教育活动的保证(3)班级管理是班级体建设的必要条件(4)班级管理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
4、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依据:(1)基本依据A教育的总体要求B学校的总体要求(2)理论依据 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社会学理论(3)实践依据
5、班级管理是一切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最后考核和评价班级管理效果的衡量标准。制定明确,恰当的班级管理目标是班级管理成功的开始,关系到班级管理目标的成败。
6、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步骤 (1)分析现状(2)研究信息(3)把握理论(4)体察民心(5)确立目标
7、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原则(1)保持一致性和体现针对性(2)包含全面和突出重点(3)难度适宜和易于评价
8、班级管理的内容:班级德育管理、学习管理、文体活动管理以及常规管理
9班级德育管理的方法:组织法、激励法、规章制度法
10、班级学习管理包括哪些内容:营造学习环境、对学习计划的指导、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11、班级管理计划的实施过程(1)分解目标(2)组织实施(3)班主任协调工作(4)激励学生
12、了解学生是管理好班级的前提。
13、管理班级的方法(1)了解学生(2)说理法(3)自我管理法(4)其他方法A情感激励法B实践锻炼法C创新管理法
14、情感激励法是班级管理者创造美的情境来感染和熏陶学生,促使他们形成一定品德的方法。实践锻炼法是班级管理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 各种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15、了解学生的方法:观察法(了解学生最简单、最常用的法。),书面材料分析法、谈话法(间接了解学生的方法)、调查法(简接、深入了解学生的方法)
16、构建班级文化的意义:①营造班级文化,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②重视班级文化,可以为学生树立典型化的人格榜样③构建和谐班级文化,有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
17、班级文化广义是批班级生活中一切文化要素。狭义是班级全体成员创造出来独特的文化。
18、班级文化的特点:教育性、凝聚性、制约性、制约性
19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与管理:①精心装点教室,营造积极向上的物质文化氛围。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构建班级制度文化。③打造班级精神,构建班级精神文化。
20、班主任的工作包括哪些(1)组织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 发展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4)组织与开展班会活动是班主任重要的日常工作
21、班会活动的程序(1)确定班会活动的主题(2)设计班会活动方案(3)实施班会活动(4)班会活动的总结和深化
22、班主任的思想品德素质、知识和能力素质、教学管理能力、身体心理素质。
23、班主任培养途径:①开展全员培训②实施岗前培训③进行专项培训
24、以职责和任务为依据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评价是以管理目标为出发点,是班主任评价的客观而具体的硬件依据。
25班主任评价的作用(1)目标导向作用(2)反馈调节作用(3)监督促进作用(4)保证作用
第四章共青团工作
119225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中青团组织正式成立。
2、团的全国领导机关是团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设立的中央委员会。团的全国代表大会每5年举行一次。共青团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3、共青团的基本职能:(1)党的后备作用,(2)国家的政权作用(3)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
4、团徽的象征:象征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亲切教导下,紧密团结全国青年、高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旗帜,朝着党所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它象征着中国青年一代继承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永远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朝气蓬勃、奋发向上。
5、团组织的地位和作用(1)从工作对象看(2)从工作环境来看(3)从工作的覆盖面来看
6、如何加强团组织的队伍建设(1)重视团组织建设,激发团员活力(2)充分发挥基层团委的作用(3)规范团员队伍建设(4)加强团干部的管理(5)做好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
7、团干部的作用:先锋作用、核心作用
8、团干部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培养、知识能力的培养、协作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的培养。
9、共青团活动的意义(1)通过活动吸引、团结广大青年群体(2)通过活动增添组织的活力(3)通过活动教育广大团员(4)通过活动使团干部和团员受到锻炼
第五章学生会组织
1学生会的职责:(1)组织开展学生各项活动(2)积极参与学生的管理工作(3)组织学生深入社会(4)沟通与联系各项组织关系。
2、学生会的作用:桥梁纽带作用、榜样示范作用
3、学生会工作思路(1)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2)树立引导型的工作方式(3)拓宽活动领域和内容(4)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准
4、学生会工作机制:沟通机制、监督机制、自身建设
5、学生会工作原则:(1)民主集中制原则(2)弹性结构原则(是指一个组织部门结构、人员的数量、人员的职责与职位都是可以变动的)(3)责权统一原则(4)民主监督原则
6、学生会的工作要求(1)建立健全学生会组织(2)明确学生会的基本任务(3)明确学生会内部职责
7、培养学生会干部把握三个环节:(1)选择贤能,加强学生会形象建设(2)奖惩结合,充分调动学生会干部的工作积极性(3)因势利导,提高学生会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
第六章同辈群体的认识与管理
1、同辈群体的分类(1)娱乐型群体(2)学习型群体(3)违规型群体
2、同辈群体的特征(1)交往的自愿性(2)关系的平等性(3)群体的凝聚性(4)价值的趋同性
3、同辈群体对学生发展的积极性影响有哪些(1)为学生的心理沟通构筑了平台(2)为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角色体验(3)为学生的举发展创造了机会(4)为学生的交往互动提供了场所(5)为学生的文化融合营造了环境
4、同辈群体对学生发展的消极性影响有哪些(1)同辈群体亚文化的消极影响(2)重要他人的消极影响(3)哥们义气或同伴排斥的消极影响
5、网络环境下同辈群体的特征(1)群体交往的开放性(2)群体交往的超时空性(3)群体交往的匿名性
6、虚拟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1)有利于青少年的信息的共享(2)有利于青少年交往范围的扩展(3)有利于青少年情感的表达和释放(4)有利于青少年个性的张扬和不同自我的认同
7、虚拟同辈群体的消极影响(1)信息混乱(2)网络成瘾(3)群体极化(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
8、青少年同辈群体引导:(1)以“教育引导”取代“强制管理”(2)利用“参照群体”,发挥个体的“领头羊”效应(3)加强教育互动,形成教育合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修武县职业技术学校 ( 豫ICP备2022015720号-2| 豫公网安备 41082102410925号 )

地址:修武县宁城路西段(森林半岛东邻) | 招生电话:0391-7186556

北京时间 Processed in 0.117169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